网上展厅

编研成果

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的建立与演变

  2003年9月,我院紫金山天文台作为首批档案进馆单位,585卷进馆档案顺利通过了院档案馆的检查验收,并于10月底移交院馆收藏。在这些档案中,包含有20卷原国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的相关文件材料,这些文件材料是紫金山天文台的档案人员在开展进馆档案工作过程中,从5麻袋散存旧文件中清理出来的。

  
  20 卷中央研究院天文所的档案虽然数量不多,但其时间跨度是从1928年该所建立到1949 年的文件材料。这些档案以人事管理类材料居多,如聘任人员规定和薪金实施办法、考核人员条例,1942年研究人员考绩调查表,聘用人员名册等。另外,还有档案人员为充实天文所档案,从第二历史档案馆复印来的该所所长任命书,从南京市档案馆复印的1928年一1939年间天文所年度报告,这些为补充和记录该所的历史起到了重要作用。虽然作为一个完整的全宗这些材料并不齐全,但是正是档案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及时把有价值的档案从杂乱的材料中抢救和整理了出来,才使档案馆拥有了这些珍贵的史料。翻看这些档案材料,半个多世纪以前的记录历历在目,它为我们揭开了一段尘封已久的记忆。

一、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的建立 

  

  1、筹备及初建

  1927年4月,当时的国民政府迁都南京,为颁布授时之需,在教育行政委员会内附设时政委员会,任命临时政府秘书高鲁主持。中央研究院设立后,将时政委员会改称为观象台筹备委员会,并入中央研究院。1928年2月观象台筹备委员会被划分为天文、气象两个研究所,聘用高鲁为天文研究所所长。当时设备还比较少,仅有径折光镜赤道仪、纪限仪、太阳时计、等高仪、经纬仪和无线电长短波收发报机等。科研人员利用这些设备进行了授时、测地及编历工作,还开展了观测日象(太阳黑子、光斑、光焰等)、气温对于时计变差之关系、测定南京经纬度暂用数、研究流星的原理等研究工作。
    
  2 、紫金山天文台的筹建  
  天文所建所初期在南京鼓楼测侯所办公。作为所长的高鲁在上世纪初就曾提出在北平建立大型天文台的计划,但最终未果。同年他开始积极筹划在南京建大型天文台。1927年11月20 日,在国民政府遵照孙中山遗愿召开的“国立中央研究院筹备大会”上,由于老同盟会会员、曾任孙中山秘书的高鲁的力争,他的《建国立第一天文台在南京紫金山》的提案,在大会上获得通过。不久,国民政府据此向刚成立的中央研究院下达了《 立即筹建紫金山天文台》 的第293号训令。经过多方调查,决定在紫金山第一峰——北高峰上建台。1928年4月,高鲁担任天文所所长后,他请南京市工务局李宗侃工程师设计天文台建筑图,还亲自与助手到紫金山第一峰查看测定。就在高鲁全力以赴筹建天文台之际,国民政府任命高鲁为中国驻法国公使,使他的建台筹划中断。
  继任的余青松所长继续了建台任务,因在紫金山第一峰建台与孙中山陵园建设及经费方面出现问题,故改为在第三峰建台。1928年冬,建台计划在天堡峰拉开了艰辛施工的序幕。在当时战乱频繁的艰难岁月里,紫金山天文台的基建施工,曾因国事多秋民族危难而多次陷入停工的困境,但在余所长的主持下,经过五年多的艰辛工作,紫金山天文台终于在1934年8月建成,并于9月1日举行了落成揭幕典礼。紫金山天文台建成以后,天文研究所即迁到台上办公,紫金山天文台的建成标志着我国近代天文史的开始。

二、紫金山天文台的建设发展

  1、设施仪器

  建成的紫金山天文台建筑工程价格总计约国币十九万元,占山地47亩,六座银色的天文观测室圆顶,高低错落,衡宇相望。天文台的主要建筑有天文台本部(办公室、研究室、图书室、会客室)、赤道仪室、子午仪室、变星仪室和东西宿舍等,共计1200多平方米。该台先后购置了一些先进的观测设备,如从德国订购的八英寸折光赤道仪、二十四英寸反光赤道仪、天文钟,从美国购置的海尔式太阳分光仪、变星仪,瑞士制造的子午仪、印字记时器,还有天文钟、罗氏光度计等,这些设施设备为以后的观测和研究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研究工作
  根据1928年一1948年天文所概况中记载,该台的工作主要是通过观测天体方位、形态、光度、光谱,从事理论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研究,如观测变星、流彗、黑子和日食等。1935年5月,紫金山天文台首次发现一颗小行星, 国际行星中心按紫金山天文台意愿将其命名为“中国”号。编历工作每年除代教育内政部编纂国历摘要及国民历外,还编算天文年历以供航海测地航空之用。继续进行大中城市经纬度的测量,担任首都标准时的广播。该台还先后聘用周培源、吴大酞、李琦、王士魁等博士作为兼任研究员。由于当时的历史环境,天文工作的开展受到极大的限制。尽管如此从1934年9月至1937年7月,紫金山天文台因拍摄到极珍贵的新星、彗星、银河星云、太阳和恒星的照片300多幅,被世界天文界赞之为“远东第一台”。
  3 、凤凰山天文台
  1937年,日军发动“七七事变”。同年8月23日,紫金山天文台工作人员被迫撤离南京。后先辗转撤到长沙,又迁至桂林,最后迁移至昆明。余青松所长发现昆明地高云薄,星光明显,天气特别优良,十分适宜天文观测,因此他决计在昆明建设一座战时天文台,继续中国的天文观测研究。于是经四处选择台址,多处实地踏勘,最后选定位于昆明东郊的凤凰山为建台地点(现为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工作地点)。之后,余所长又亲率天文所职员测绘凤凰山地形,设计建筑蓝图,并委托也是因为战乱而迁到昆明的上海陆根记营造厂承筑。1938 年秋,凤凰山天文台正式破土动工,1939 年春天即告落成。凤凰山天文台的建筑共有四座:第一座为办公室,附变星仪观测室、太阳分光仪观测室和图书室;第二座为中星仪室;第三座为职员宿舍;第四座为工友宿舍和厨房。从内地迁过来时携带到昆明的一批天文仪器,也一一在凤凰山上重新安装使用,并在这里恢复中断了两年多的天文观测。
    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1941年9月的日全食观测,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在境内有组织的现代日食观测,其意义重大,早在1934年为此就已开始筹备,中国日食观测委员会进行了制定计划、筹措资金、购买观测仪器等准备。西北观测队由张饪哲任队长,天文所另派4人参加,高鲁代表中国天文学会也参与了工作。观测队于1941年6月30日携带仪器设备从昆明出发,克服了战时的重重困难,万里奔波赶往兰州临挑,经过队员们的努力,于9月21日顺利进行了日食观测,此次日全食观测大获成功。
   
1.高鲁(1877 一1947)
      字曙青,号叔钦,福建长乐人。早年就读于福建马江船政学堂。1905年去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留学,获工科博士学位。1909年追随孙中山参加同盟会,1911年回国,辛亥革命后任南京临时政府秘书,不久任中央观象台首任台长。1918年去欧洲,任留欧学生监督。1921年回国后仍任中央观象台台长。1927年筹划建立南京紫金山天文台。1928年任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所长。1929年任驻法国公使。1922年发起成立中国天文学会,并任首任会长。他一直热爱天文学,他以自己深厚的数理基础投入到天文学研究领域。1913年创办《 气象月刊》 ,普及气象学和天文学知识。1915年此刊改为《观象丛报》,1930年更名为《 宇宙》 。参与组织1936年和1941年两次日全食观测。1929年发明天漩式中文打字机。著有《 图解天文学》、《日暑通论》 、《 星象统笺》 、《 中央观象台过去与未来》 、《 相对论原理》 等。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在中国的土地上有徐家汇、青岛和佘山天文台,这些是由国外人建立的,没有中国人自己的天文台使他深为不安,1915年,他曾提出要在北京创建大型天文台的计划,但在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的情况下,并没有泯灭他创建天文台的决心。后来在他的努力下建立现代天文台― 紫金山天文台的计划终于得到了批准。高鲁先生在推动天文所的建立和筹备紫金山天文台的建造、筹集经费等方面起到关键作用,为中国天文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被誉为开创我国现代天文事业的一代宗师。

 

2. 余青松(1897 一1975 )
      福建厦门人。1918年赴美留学,先学土木建筑,后攻天文学,获加利福尼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在美国利克天文台工作,研究恒星光谱。他对于恒星光谱和光谱分类方面的观测研究成果,是现代对于恒星能量分布研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使他赢得了国际性的声誉,为此他被聘为英国皇家天文学会的第一位中国藉会员。1927年回国,任教于厦门大学。1929年2月-1939年12月任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第二任所长。曾任中国天文学会会长。余青松继任所长后,迅即接续了紫金山天文台建台之举。他亲自进行实地勘测和建筑设计,甚至亲自组织和指导施工。经过和同事们五年的呕心沥血、千辛万苦地努力,最终一座由中国人自己建造的现代天文台在紫金山落成。后来,他还主持并勘探设计建造了另一座观测站― 昆明凤凰山天文台(该台为今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的前身),余青松在天文台的建造过程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1941年他辞去了天文研究所所长一职,在桂林和重庆负责光学仪器和教学仪器的研制工作。1947年出国,先后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天文台工作。1955年任美国胡德学院教授兼该院威廉斯天文台台长。为表彰余青松在天文学上的重大贡献,美国哈佛― 史密松天体物理天文台将该台发现的第3797号小行星命名为“余青松星”。

 

 

3 .张钰哲(1902 一1986 )
      福建闽侯人,我国著名天文学家。1919年考人清华学堂留美预备班。1923年赴美求学,1925年进人芝加哥大学学习。1928年,经过两年的观测,他发现了一颗从未有过纪录的新行星一1125号小行星,被命名为“中华星”,为中国的天文事业争得了荣誉。1929年以论文《 有一定平面双星轨道极轴指向在空间的分布》 获博士学位。1929年秋回国,在中央大学物理系任教。1941年1月一1950 年5月任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所长。日本侵华战争前夕,他受台长派遣,曾到北平将安放在古观象台上的四架古天文仪器抢运至南京。1941年4月,张饪哲任中国日食观测队队长,进行了我国的第一次现代日食观测,其记录对世界天文科学能够产生深远的影响。1946 一1948年其再度赴美进行交食双星光谱研究。新中国成立后,1950 年5月一1984 年7月,张饪哲任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长,1984年7月一1986年7月任紫金山天文台名誉台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并连续当选为中国天文学会理事会理事长。他长期致力于小行星和彗星的观测和轨道计算工作,和他所领导的行星研究室发现了许多星历表上没有的小行星和以“紫金山”命名的三颗新彗星。

 

  

  

 

  

  

  

附件下载: 

上一篇:

下一篇:冰川冻土人足迹

相关阅读